灌南论坛

查看: 3726|回复: 0
收起左侧

灌南出台十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复制链接]

16

回帖

79

发帖币

511

拼车币
发表于 2020-8-11 09: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条措施


       为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灌南县出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以改进工作作风为抓手,不断提升干部担当力、党建引领力、人才支撑力,为全县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微信图片_20200811093706.jpg
01
强化思想引领激发担当作为      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领域分批次举办乡镇园区、涉企涉商县直部门干部“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专题培训班,组织开展“我为优化营商环境做什么”大讨论活动,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开展“承诺、践诺、评诺”,为优化营商环境献计献策。


02聚焦改革发展选优配强班子      每半年开展1次覆盖涉企涉商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分析研判,选拔讲政治、格局广、本领硬的优秀干部担任党政正职,大力选拔培育一批熟悉产业政策、善于沟通协调的懂经济干部进入领导班子。

03
聚焦项目一线淬炼年轻干部      分期分批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眼界思维宽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行政审批一线实践历练,定期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培训学习、参观交流,不断积蓄担当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后备力量。









04
用好“三项机制”充分激发活力      树立担当实干的鲜明导向,大胆选拔使用在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中敢于担当、积极创新、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用好职级晋升、待遇保障等举措,充分激发涉企涉商岗位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对致力服务改革发展一线过程中出现过失过错的,经组织认定可给予容错免责、不予追责的干部,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和选拔任用时不受影响,干部所在单位在相关工作考核中不予以扣分。


05
围绕产业项目开展引才育才   
       每季度开展1次主导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调查,通过灌南日报、灌南先锋等媒体平台定期对外发布,采取“线上”和“线下”、“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招聘方式,积极为用人单位解决人才需求。加大对重点产业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对能推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在项目资助、创业场所、财政扶持等方面 “一事一议”。





06
贴近企业需求实施精准服务

      推行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实行“一对一”“心贴心”服务,提供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优惠待遇。实施急需人才“凤巢宜居”工程,明确适用对象及各类各层次人才申请条件及程序,解决来灌人才住房后顾之忧。


07
优化党群服务提升阵地功能

      开展“不见面审批”“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流动红旗岗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招商引资项目服务认领机制,由党组织书记代表基层党组织作出服务承诺,全面做好落地意见征求、项目政策宣传、村民代表决议、项目进场施工等重点环节的服务保障。


08
开展党建惠企服务系列活动

       开展“结对服务重点企业”系列活动,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解读政策、解决难题。组织开展“惠企先锋”“百企评机关”等活动,每年评选出一批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先进个人,挖掘一批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事迹。

09
实施村企联建共建专项行动

      深入推进 “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通过党建互联、产业互助、人才互动,引导农村市场全面向企业开放,助推企业发展。结合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统筹项目资金通过投资入股、发展电子商务等形式,培育村企共赢项目不少于50个。组织村社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依托农村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充分运用“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企业+基地”等方式,推动村企要素互换、共同发展。

10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检查

      联合组建专项巡访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干部服务企业、推进项目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巡访。建立定期研判通报制度,对巡访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县域媒体平台进行曝光,督促责任单位深入整治相关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运用提醒、函询、诫勉及组织调整等手段,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干部的问责力度,以经常性监督,倒逼干部主动提升服务水平,在全县形成亲商安商清朗政治生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十秒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