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论坛

 找回密码
 十秒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619|回复: 0
收起左侧

剧透“红色上马台”!这个七一,咱们不见不散!

[复制链接]

38

回帖

15

发帖币

133

拼车币
发表于 2021-6-30 15: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7107a8dca78f36b9a29d8cd1adc1bb1.png


在革命老区灌南县张店镇境内,
有一个地方--上马台,
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灌沭地区
最重要的活动中心,
胡服、刘震、洪学智、
刘瑞龙、金明、杨纯等党政军
中、高级领导干部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
6月26日,
小编第一次来到了张店镇马台村,
给大家带来上马台红色基地的
最新消息,
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剧透吧!


585841853c84fcefe97657a987b76110.png


1fa85a73bae4ee3aa973586de18eb7fc.png


上马台被人们誉称为
“小莫斯科”和“苏北小延安”。
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
这片热土上涌现出很多仁人志士,
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谱写出一段段气壮山河的红色传奇……


3c7b060e11dc92d5acb58dbf070d9e1d.png


f8190865602acc247ed87a20ea701d75.png


作为中国共产党“东灌沭”革命发源地,
有“苏北小莫斯科”之称的张店镇马台村
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4c051503e045a713cdfd58b3fd1e9812.png


ed666f83830e208e72ce861037aa68f2.png


ab49e9b76ebf08c8f57d7058e30815cd.png


打造“红色上马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已经成为苏北老区人民
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


e7424ed47f89aca6b513fdc8741055ac.png


257cf6bb3689f59c41dff95834e817f0.png


该项目自建设以来,
施工单位加班加点,
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一间间泥巴筑起的房屋
瞬间勾起了很多人久远的记忆。


f352106345ad3ee2566b00ac2d57d2cb.png


e2609c4cb12cf6c7dfe8f9737f97c6c6.png

猜猜这是什么建筑?

d9485a6d3884382e5a844051a020af8d.png


ddadeaa0d248a8d51d24b848597e8f1d.png


8babc05f5b17072423ef7e1982574763.png


b354c88f065b32c5a3686471bf9e957c.png


b9d7f3b44f8bb530f95fbf0253ae3c0f.png

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
确保让这个“红色基地”在七一前向社会开放!




3766c36233261c56c5e949e35e7131b7.png


e58553adda17e83955d74554442de025.png


06c4b47eb051e9f51c44604227964008.png


1b2e4d5e817cd0bde34f2c14f8d06f97.png


8dfc7185f40ac9e2af4d220b7cd01328.png


a03aa5412c5abac556d8d2dc2eb6dbca.png

一个个老物件总是能将人们的记忆
带回到那个红色的年代!



b8a1bf4fbc213b69166f715b4fb3632f.png


红色上马台,
已经成为灌南人民开展传统革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该基地建成后
将成为连云港市乃至苏北地区
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阵地。





aa0385e77d003d0c9f34cf2b99ffc58f.png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
为发动群众、鼓舞斗志、开展夺粮斗争,
县委决定为刚组建的县游击大队制作一面队旗,
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上马台地下联络站的
孙秉惠、李保青夫妇,
他们接受任务后
把家里仅够用来糊口的粮食卖掉,
几经周折买回一块红洋标布。
夜晚,
在县委书记冯加驹等同志的指导下,
李保青同志和女儿孙桂仙秘密地躲在房子里,
一针一线为次日县游击大队
夺粮暴动精心缝制了一面
带有镰刀、斧头和五颗五角星标志的党旗。
(图为依据该故事原型制作的铜像)


fffbb86825852740c8f2536185644288.png

正是这一间间充满年代记忆的草房子,
孕育了苏北地区最早的革命火种。
义泽河的河水静静地流淌,
岸边残余的台阶和依稀可见的小径
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昔日交通站的房子在岁月流逝中一度消失,
却又再次容光焕发,
故址上那一大丛墨绿的竹子,
依旧郁郁葱葱……

这个七一,
让我们相约“红色上马台”
不见不散!


a03aa5412c5abac556d8d2dc2eb6dbca.png
d9485a6d3884382e5a844051a020af8d.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十秒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